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,长短并存_朕就是亡国之君
海阅小说网 > 朕就是亡国之君 > 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,长短并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,长短并存

  各地工匠的劳动报酬不太一样,但是大抵是相同的。

  就像是北方的粮价为四钱银,八百飞钱、二百八十文大钱一石,而南衙的米价会稍微贱一点,但是很有限,大约三钱银一石。

  朱祁钰对于工匠的劳动报酬,年收入大约在二十银币左右,北方略高于南方,均低于京营军士待遇。

  京营军士、兵仗局的银匠的劳动报酬都是最丰厚的。

  “我们的船是不是该稍微造的小一些,瘦一些呢?”朱祁钰提到了一个问题。

  大明的主要南洋战舰都是两千五百料以上的大宝船。

  四百料战座船乃是二桅,船头至艄尾共丈,船身中部阔丈,中部船面建有舱棚,舷侧有墙雉,可向外射出箭镞和铅弹,两侧墙雉挂有碗口铳,以帆布遮雨,涂油防锈,船艄舱面有望亭,瞭望海面。

  这种战船的长宽比为:1。

  而封舟,也就是专门用于册封、承载圣旨的船舶,长44丈4尺,阔18丈,长宽比为∶1,如果画在图纸上,就会发现封舟就像是个盒子。

  即便是稍微小一号的宝船,长宽比也接近:1。

  朱祁钰接着说道:“诚然,宝船高大如楼、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、敌舟小者相遇,即犁沉之、而敌又难于仰攻、能行于顺风顺潮回翔等等优点。”

  什么叫做犁沉之?

  大明的宝船在海上,就如同车辗螳螂,斗船力而不斗人力,迎面走过去,小船就沉了。

  那些藩属国的小舢板们,看到山一样的庞然大物迎面而来,就一个字,怕。

  “但是缺点也一样的明显,惟利大洋不然多胶于浅窄、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、无风不可使难以操持。”

  缺点也十分的明显,只能在大洋上行驶,不能入窄小的海峡处,人力不能驱动只能靠风,而且最主要的是转向困难。

  大明宝船的舵杆高达三丈,十一米长,这么长的舵杆,依旧无法完成转向,还需要设置两舷和艉部旋转长橹,辅助转向。

  “胖船”的好处很多,坏处也很多。

 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:“瘦身,最多也就是:1的地步,再小就太胖了。”

  工部尚书石璞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:“陛下两千料的船长约二十丈,中阔四丈四尺,长宽比为:1,这也是前两次,下西洋和南洋船队的主要船型。”

  “有图吗?”朱祁钰问道。

  石璞点头抽出一张纸说道:“有。”

  朱祁钰拿过了那张图纸看了许久,又看了石璞一眼,石璞虽然平日里蔫不拉几,不声不响,从来不表态,但这张纸十分的白净,证明是新画好的,可见是早有准备。

  两千料船的排水量大约在一千吨左右,转向灵活,有六桅九帆八旋橹,亦有墙雉、火炮的安置位。

  有隔舱板与船壳板用扁铁和钩钉相连,如果一个舱室漏水,立刻放下隔舱板,可以有效防止宝船在海上沉没。

  “这不挺好的吗?既满足了远洋需要,又满足了作战需要,为何后来废置了呢?”朱祁钰将草稿纸递了回去。

  大明的船本身很瘦,怎么长胖的?

  石璞将那页夹好说道:“这不是到了后来,就没有海战需要,主要行商用途吗?”

  “原来如此。”朱祁钰明白石璞的意思了。

  后来大明舰队已经天下无敌,自然是可劲儿的往大了造,从一千五到两千五,再到五千料,为了船的稳定,可不就是越造越宽吗?

  反正也没人敢打大明舰队的主意…

  就俩字,豪横。

  第二个原因,就是为了装更多的货物,大明的五千料封舟、两千五百料和三千料的阔船,就是麻袋装钱的那个麻袋,当然是装香料运回国。

  现在航路的情况几乎回到了当初永乐初年的情况,所以,这种面面俱到小能手的两千料船舶,自然又进入了工部尚书的视线之中。

  朱祁钰满意的点头说道:“就这个了。”

  不用进行再设计,便可以完成瘦身行动。

  大明什么都有,为了适应不同的海况,有不同的船舶设计,皇帝需要用到什么,选一个就是。

  关于工匠、船员、出海行军的劳动报酬、船只规模、如何保障淡水食物等等问题,船舶携带武器,大明的盐铁会议持续了整整七日。

  这仅仅是大方向上的确认,各部还要进行旷日持久的部议,随后部议的结果,返回到廷议,最终在廷议中,确认具体的结果,由文渊阁票拟,朱祁钰最终批红开始推行。

  为了响应事前有动员、战后有总结的指导思想。

  每次的航行,都会从下到上,做出总结,改进船舶的构造、比例和武器配置。

  大明拥有世界上最精密的官僚结构,这些官僚的存在有利于大明的稳定统治,从西周时候就开始出现的科层制的官僚机构,为朝廷的长期稳定统治,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
  但是官僚机构,总是会出现问题,比如自从洪熙年间就开始的重文轻武、从正统年间就开始的党争、自始至终的反投献的风力等等。

  原因并不复杂,科层制的官僚机构和他们的家族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。

  王直作为大明的六部尚书,吏部的天官,在放弃自己宗族的时候,立刻变成了过街老鼠,成为仅次于被胡濙讥讽的对象了。

  此时的京师城内,有三件大事。

  第一件大事就是朝鲜的王叔李瑈带着他的侄子王世子来到了京师,请求觐见,礼部鸿胪寺正在和李瑈沟通着觐见的细节。

  第二件大事就是春闱,会试的进士出身,是天下读书人所共欲。

  景泰五年的春闱也不会如期举行,而是要推迟一个月,因为所有进京赶考的举人们,刚进入贡院,就面对了成堆的算学试卷。

  吴敬作为翰林院掌院事国子监祭酒,在贡院开门的时候,就带着教习直扑贡院。

  景泰五年的算学已经开始计入成绩了,所以吴敬要对他们展开长达一个月的算学突击训练,举人们刚刚领了《管子集校》还没开始看,就看到了小山一样的算学试卷。

  朱祁钰亲自下了批示,画了考点,要求景泰五年的算学卷,无论南北中榜,都要以简单为主。

  大约就是小学六年级的水平。

  小学六年级的算学,非常的简单,最多出现几道应用题,只涉及到了简单的四则运算,部分分数内容以及现实问题。

  大明的举人已经是优中选优,能把晦涩难懂的四书五经读通透的家伙,对这些数字小可爱们,却是两眼一抹黑。

  国子监的禀生、举人,翰林院的翰林们对哀嚎连天的举人则是幸灾乐祸。

  他们受这个罪,已经受了整整三年!

  第三件大事,则是鸡笼岛的地理大发现,引起了及大范围内的热议,坊间的流传很多,五花八门,已经快要被渲染成遍地膏腴。

  对于这种热议,朱祁钰乐见其成。

  对于土地,尤其是耕地的渴望,扎根在了每一名百姓的心中。

  胡濙已经是太子少师了,虽然兼领吏部部事,但是多数交给了礼部左右侍郎在做,所以他的闲工夫就变得多了起来。

  他找到了尼古劳兹喝茶,尼古劳兹的汉话已经非常流利了,虽然不会用典故,但是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了。

  “汉话真的好神奇,只需要认识七百个字,就可以完整表述意思了。”尼古劳兹感慨了下中西方语言的差异。

  表音文字,是有很多不方便的。

  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文、回鹘式蒙文字,都是表音文字,都是由各种元音辅音字母构成,这些元音辅音排列组合,就变成了文字。

  然后这些文字,每出现一个新的事物,就需要多一个词组,多一次的排列组合。

  也先不会写回鹘式蒙文,所以他看不懂成吉思汗法典,对于蒙文,也先甚至不如王复都懂得多。

  西夏和金国在两宋交替的时候,都出现了自己的仿汉文大字,然后他们很快就弃之不用了。

  在胡元统治中原的一百年时间里,蒙古人逐渐使用汉文,而非他们的回鹘式蒙文,除了词太多无法理解以外,还是不够方便,出现一个没见过的事物,就得排列组合一番。

  胡濙笑着说道:“那倒不是,论衡曰:人有所犹,固有所劣;人有所工,固有所拙;瑕瑜互见,长短并存。”

  尼古劳兹终于愣住了,呆滞的问道: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
  胡濙就是在显摆,显摆自己的历史长远,而且根基深厚。

  汉文博大精深,认七百个字只是蒙学罢了。

  胡濙满是笑意的解释道:“就是说,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,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,瑕疵和优点互相借鉴,长短就可以并存了。”

  “我明白了。”尼古劳兹点头说道。

  埃莱娜坐在旁边,一直写写画画,她在记录他们谈论的内容。

  胡濙疑惑的说道:“有件事我一直有些疑惑,你知道亚历山大·马其顿王吗?”

  尼古劳兹点头说道:“当然,我可是看《亚历山大远征记》长大的,有什么疑问吗?”

  胡濙不动神色的说道:“那这个亚历山大·马其顿王是不是有一个万王之王的称号?”

  “是的。”尼古劳兹疑惑不解。

  胡濙点了点头终于搞清楚一件事,笑着说道:“那就好。”

  尼古劳兹更加不明所以,他眉头紧蹙的问道:“我敬重您,不仅仅是因为您是大明长老院的一员,也是因为您的知识如同海洋一样宽广,更是因为您的坦率。”

  “但是我实在不明白,您为什么会问到亚历山大。”

  胡濙笑着说道:“亚历山大·马其顿王的后代建立了波斯帝国,波斯王子俾路斯请求大唐出兵援助,龙朔元年的求助这次求助是第五次了。”

  “龙朔初,俾路斯又诉为大食所侵,是时天子方遣使者到西域分置州县,以疾陵城为波斯都督府,即拜卑路斯为都督。”

  胡濙说的是大唐朝波斯都督府的建立,是俾路斯的请求。

  随后俾路斯到大唐朝贡,唐高宗李治册封了俾路斯为波斯王。

  俾路斯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?

  俾路斯把他们家世代相传的称号万王之王,给了唐高宗李治。

  胡濙研究史料的时候发现,新旧唐书中,李治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万国之主。

  比如总章元年(668年)夏四月丙辰日,彗星出现在天边,群臣纷纷上奏说:「星孛于东北,此高丽将灭之征。」

  李治曰:「高丽百姓,即朕之百姓也。既为万国之主,岂可推卸罪过于小蕃!」

  然后李治就派李勣率领大军,去了趟高句丽,破了高句丽的京师,把高句丽的王高藏和诸多大臣给抓到了京师,随后设立了安东都护府。

  李治的父亲李世民喜欢自称天可汗,这是个西域汗国的尊称。

  可李治这个万国之主的封号,就很古怪了。

  要知道称号这东西可不是随便说说,否则天天嘲讽别人蛮夷,自己搞个莫名其妙的称号出来,岂不是贻笑大方?

  称号很严肃。

  要不然法提赫赶忙费劲儿打君士坦丁堡,也先干啥费劲儿去拔都萨莱?

  不都是为了个称号吗?

  李治的这个自称曾经让胡濙疑惑了好久,直到对比中西方史料,尤其是大秦国文牍之后,胡濙终于搞清楚了万王之王,和万国之主是一样的。

  是来自于那个亚历山大·马其顿王。

  而且翻译工作持续进行之后,才发现大宛国的贵山城、西辽的苦盏城是一座城,他们都在碎叶城相距不到五十里的范围。

  苦盏(alexandriaeschate)的意思翻译出来,就是最遥远的希腊人,或者最遥远的亚历山大。

  在唐高宗时期,都是归西域都督府管辖,管理西域诸国的册封之事,包括继承了万王之王的波斯国。

  尼古劳兹呆滞的看着胡濙,他说的好有道理。

  “大明承袭了唐制,所以一定程度上,你口中的小亚细亚半岛、巴尔干半岛,在法统上,归大明所有。”胡濙再次张口说道。

  胡濙为什么要研究这个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yue8.cc。海阅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aiyue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